今日(3月28日),2024CiE美妆创新展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持续火爆,9万㎡展区面积、1000+优质展商、30余场特备活动、超过100位行业大咖,围绕“新技术、新美学、新品牌、新渠道”共同把脉产业趋势。
如今,原料创新在美妆行业中扮演着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成为了行业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消费者的需求变迁,科技的飞速进步,使得原料创新成为塑造产品品质、提升功效的关键所在。
传统的原料开发模式已然被革新,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精密、更加科学的创新路径。在这个过程中,化学结构清晰的小分子活性成分、与人体更加相容的人同源原料等新型原料不断涌现,为美妆产品研发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然而,原料创新的意义远不止于此。随着社会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需求增加,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成为了原料创新中不可或缺的考量因素。新的原料不仅要保证其对人体的安全性,更要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这个方向下,行业正积极探索各种可持续发展的原料创新途径。
3月28日,在2024CiE美妆创新展举办的“原料创新论坛”上,来自学研界、国内外原料企业、检验检测机构的8位嘉宾,分享了各自研究领域成果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为原料创新注入新的源头活水。
1.上海医药协会马彦云博士:重组胶原蛋白肽在美妆中的应用
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化妆品专委会秘书长 马彦云博士
当前,化妆品产业已经步入了功效科学时代。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化妆品的功效宣称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其中,多肽及蛋白类成为备受关注的一类原料,其在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中占据了213种。在这些有限的多肽类和蛋白类原料中,包括了多肽、修饰肽和混合肽,展现了丰富的应用前景。
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化妆品专委会秘书长马彦云博士,特别强调了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重要性。这种胶原蛋白与人体胶原蛋白全长或部分氨基酸序列一致,不含非人源的序列片段,具有低免疫原性、原创知识产权等优势,为生物医学领域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马彦云博士特别介绍了XVII型重组胶原蛋白,这一成分的安全性得到了充分验证,不具有细胞毒性。此外,它还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通过参与NRF2抗氧化调控来改善皮肤状态,减轻皮肤泛红。
研究发现,XVII型重组胶原蛋白对基底膜的屏障调控效果显著,能上调与基底膜屏障相关的基因。在抗衰方面,它能改善皮肤厚度、减少面部皱纹,并参与真皮细胞老化的调控。
此外,XVII型重组胶原蛋白还可能影响毛发生长和头皮老化,通过β—catenin通路调控毛发,抑制AHR芳烃受体配体的表达,从而影响头皮老化。
2.上海交大张岩教授:活性天然产物在美妆领域中的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副教授 张岩
“天然产物是化妆品原料的宝库。”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副教授张岩强调。
2021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亦明确指出支持和鼓励运用我国特色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化妆品。
张岩教授的研究工作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抗炎、镇痛活性天然产物的研究。她的团队通过反向药理学的方法,从中药中发现了新的镇痛剂,如YHS镇痛作用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中药成分不仅能缓解各种疼痛,而且作用机制独特,为化妆品领域的镇静、抗炎镇痛功能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此外,张岩教授还介绍了基于GPCR活性的天然产物研究。她指出,通过研究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可以开发用于减肥、美白等方面的新型化妆品原料。
在植物来源功能性化妆品方面,张岩教授提出了多种功效评价模型,如抗氧化、抑制黑色素形成等。她的团队通过这些模型筛选出了茶多酚、红景天苷等具有优秀抗自由基效果的植物提取物,为化妆品的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最后,张岩教授展望了植物外泌体在美妆领域的应用前景。植物外泌体具有调控细胞基因表达的能力,并且具有成本低、可持续化等优点,因此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具有巨大潜力。
综上,天然产物在美妆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将为化妆品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可能性。
3.德之馨劳树权:解析化妆品功效
德之馨化妆品原料部中国区总监 劳树权
长期以来,国内化妆品功效宣传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那么,到底什么是化妆品的真正功效呢?
德之馨化妆品原料部中国区总监劳树权指出,功效不仅仅是简单的宣传,而是需要建立在科学的原料支持和实际配方之上。他引用了皮肤科医学泰斗Kligman的经典“三拷问”:活性成分是否能穿透角质层,是否有生物化学作用机制,并且是否有临床试验来验证功效。
如何创新化妆品功效原料呢?劳树权指出,这需要跨学科的研究,包括将消费者需求转化为持续性科学研究、结合各种专业知识、产业开放型创新和已有技术的组合进化等方面。
针对功效原料的性质,劳树权提出了五大创新趋势,包括从物理混合物到标定活性成分、具有明确化学结构的小分子活性分子、人同源、可持续发展和协同载体处理技术等。
而在功效的维度上,他总结了四个主要方向:色素调控、耐受性强化、抗衰老和抗痤疮。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功效的提出,这是指那些不在法规定义范围内的功效。劳树权认为,这种创新更具价值,但也门槛更高,需要按照特殊化妆品注册程序来申请注册。
最后,劳树权用三句话进行了总结:创新是已有技术的组合进化;安全和合规是创新的基础;而特证功效是门槛,新功效则是蓝海。
4.青然新护邵奇妙:生物重组蛋白技术赋能美妆科技创新
青然新护(杭州)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邵奇妙博士
青然新护(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青然新护)负责人邵奇妙博士,带来了以《生物重组蛋白技术赋能美妆科技创新》为主题的演讲。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合成生物学正在成为美妆领域的新宠。青然新护母公司恩和生物,正是抓住了这一发展机遇,致力于基于合成生物学技术进行新原料的开发。
据邵奇妙博士介绍,恩和生物自2019年成立以来,打造了世界级生物制造平台Bota Freeway® ,实现了创新原料“从构思到量产”,进而加速产品面市时间;搭建功能蛋白生物智造平台,实现工业酶从基因的设计到放大生产;利用前沿生物信息学工具及AI大型语言模型,解码未知蛋白序列,设计研发功能性蛋白原料。
作为恩和生物的全资子公司,青然新护致力于为美妆个护领域提供更多生物基功效原料解决方案。背靠母公司,青然新护已推出了不少创新原料,典型如如甄®纤连蛋白、如甄®弹性蛋白。
据介绍,如甄®纤连蛋白主要发挥修护、舒缓的作用。研究表明,如甄®纤连蛋白能够作用于TRPV-1、IL-6、TNF-α等敏感肌相关靶点,全通路抑制炎症反应。此外,在修护功能上,其减少肌肤泛红、提升皮肤耐受力,也得到了相应的临床验证。
如甄®弹性蛋白可以显著促进内源性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的生成,有效对抗紫外线的损伤,并显著提升皮肤弹性和紧致度,增加真皮密度,以及多维度改善面部皱纹,减少岁月痕迹。
5.华睿生物蒋丽刚:化妆品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浙江华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日化事业部总经理 蒋丽刚
浙江华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日化事业部总经理蒋丽刚,探讨了当前化妆品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蒋丽刚首先指出了化妆品行业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品牌之间卖点差异化困难,新产品宣称与实际功能一致性的追求,以及在法规变化下新品开发成本增加等。他深刻地指出,化妆品行业正迎来一次大洗牌,对于企业和原料供应商,以及OEM/ODM企业都是一次挑战与机遇的考验。
然而,蒋丽刚也强调了技术发展为化妆品产业带来的创新革命。天然微生物优选发酵技术、合成生物学技术、载体技术以及酶法绿色合成技术等新技术的涌现,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
在当前国内化妆品市场的发展趋势方面,蒋丽刚提到了重组胶原蛋白、多肽类原料的涌现,植物原料的准确搜索和利用,以及载体技术、合成生物学原料等方面的创新。他深信合成生物学是未来化妆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加速功效创新、降低成本、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为中国化妆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注入新动力。
在蒋丽刚看来,中国化妆品企业要想在全球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掌握原料的话语权,建立起自己的技术壁垒。因此,化妆品原料国产化势在必行。
6.江南大学教授杨成:生物技术与包载技术在原料创新中的潜力
江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妆品创新中心主任 杨成
江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妆品创新中心主任杨成,分享了生物技术和包载技术在化妆品原料创新中的应用。
当下,全球化妆品市场呈现出四个明显的趋势。首先,人们越来越关注天然、本土和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其次,强调自我关爱和情绪健康。再者,注重感官体验的简约包容风格备受青睐。最后,个性化定制和核心成分成为市场的核心。
同时,生物技术领域的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从组织培养到微生物发酵,再到载体技术和合成生物学,各种技术都为化妆品原料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据美丽修行大数据,截至2022年12月,发酵物在热门成分中排第二位。
生物技术在化妆品原料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涵盖了生物活性分子的发酵生产、合成生物学构建细胞工厂和天然物发酵等方面。比如,利用发酵技术对积雪草和莲子心进行定向发酵。组织培养技术也可以应用在化妆品原料开发中,例如抗氧化活性导向的枸杞组织培养和薰衣草叶细胞培养。
而包载技术的应用也备受行业关注。它能够保护活性物质,实现定向的经皮输送,从而实现精准护肤效果。这包括新型脂质体技术、固体脂质纳米囊技术、Pickering乳液技术、多重乳液技术和双包载粉末化技术等。
举例来说,靶向美白仿生囊泡递送体利用微流控技术,将源自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膜蛋白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从而实现囊泡继承角质形成细胞的特性,主动靶向递送药物分子。
7.北京工商大学副教授盘瑶:如何应对完整版安评?
北京工商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妆品系副教授 盘瑶
对于化妆品行业从业人员来说,完整版安评,是接下来要面临的大考。
北京工商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妆品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和中国认证毒理学家盘瑶,对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首先,盘瑶教授对化妆品安全性评价进行了深入解释。她指出,这种评价要求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化妆品的毒性进行检测,综合毒性试验结果,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安全性。与此同时,安全性评估则是通过科学数据分析,确定化妆品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包括对有害作用性质和强度的描述,以及可能出现的损害风险水平的评估。
然而,盘瑶教授强调评估和评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安全性评价的结果可以用于安全评估,而后者则是对信息进行更综合的解读。
在盘瑶教授看来,完整版安全评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形式、内容和证据上。形式上,报告内容应该全面清晰,资料完备,且每页都应加盖公章,以确保合规性。在内容方面,评估应包括原料和风险物质的安全评估,产品理化特性和稳定性的检测,以及产品与包装材料相容性的评估。而在证据方面,则需要进行危害识别、剂量反应关系评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等工作。
然而,盘瑶教授也坦言,对于行业来说,实现完整版安全评估存在一些难点。这包括企业缺乏安全评估理念、原料评估数据不足、缺乏专业的安全评估人员、缺乏质量稳定性测试方法的储备及缺乏新技术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针对这些难点,盘瑶教授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首先,加强法规宣贯和资源储备,建立完善的安全评估体系,培训和引进更多的安全评估人员,并积极开发应用新技术方法。其次,实现原料分类管理,建立企业安全评估基础数据库,搜集整理原料和产品暴露数据。最后,建立测试方法的依据,确保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8.SGS技术经理李继超:检测新技术助力原料创新
SGS中国区化妆品及日化产品实验室技术经理 李继超
如今,市场对成分透明、绿色安全、性能优越的化妆品原料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也对化妆品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要求具有紫外线吸收特性的原料必须进行皮肤光毒性试验和光变态反应试验。
SGS中国区化妆品及日化产品实验室技术经理李继超指出,针对光毒性的筛查方法包括ICH S10《PHOTOSAFETY EVALUATION OF PHARMACEUTICALS》和OECD 495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Assay for Photoreactivity等。
值得注意的是,具有光毒性风险的原料主要集中在植物提取物中,如柑橘、柠檬、苦橙等。
另一方面,全球先进市场的全面禁止化妆品动物试验,使得原料毒理学数据获取变得更加困难,这也迫使行业朝着更加科学、严谨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类器官和器官芯片技术迎来了发展的里程碑。美国FDA首次采纳了基于类器官芯片试验获得的临床前药效数据,并结合已有的安全性数据,批准了赛诺菲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而在国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宣布,在基因和细胞治疗产品的非临床研究中,可以采用器官芯片模型提供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的补充信息。
器官芯片技术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它可以重现人体组织器官所处的真实生长环境,模拟人体内的细胞相互作用,免疫微环境等重要生理病理过程,为化妆品安全性评估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手段。
李继超表示,尽管目前器官芯片在化妆品检测中尚未广泛应用,但像欧莱雅等头部公司已经开始关注并投入研发,可见其未来在行业中的巨大潜力和应用前景。
作为美妆产业创新高地,2024CiE美妆创新展于3月27日—29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聚焦美妆行业的新技术、新美学、新品牌、新渠道,以美妆创新策源地的角色,呈现美妆产业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