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个月,在行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的油橄榄事件,最近又有新的进展。
4月15日,骆王宇在抖音、小红书平台连发三条视频,详细回应关于CSS希妍萃油橄榄精华未检出橄榄苦苷的诸多疑问,他表示过去一个月其工作室做了42份检测报告、拜访了9位专家,并且专访了其中两位原料、检测专家,全面解答油橄榄叶提取物成分的相关问题。
截自骆王宇抖音号主页
紧接着4月19日,@大虎课代表再度回应,称CSS希妍萃品牌曾宣称产品含有橄榄苦苷,同时爆出新的“大瓜”,如产品成分表中排名第三的积雪草提取物类四项成分、以及排名第四的泛酸均未检出,而其还检测出了未在备案里面写明的成分丁二醇,并喊话品牌给消费者“退钱”。
值得注意的是,同日,CSS希妍萃抖音官方旗舰店关闭了商品橱窗,目前该店内的所有商品均未显示。“CSS在抖音的官方旗舰店已经搜索不到了。”有网友在社媒平台如是吐槽。
截自CSS希妍萃抖音官方旗舰店
短短两个月时间,这起舆论事件引发了消费者对品牌和博主的“信任危机”,而关于植物提取类原料研究和检测标准的缺失,以及品牌的科学传播等成为了业内人讨论的重点。
油橄榄事件大调查
骆王宇最新回应
回顾整个事件,起因源于2月24日测评博主@大虎课代表发布的视频内容,其测评了6款油橄榄精华产品,发现其中四款橄榄苦苷、羟基酪醇含量都不高,而美国C某某油橄榄精华在成分中,均未检出这两大标志性成分。
“也就是说,这款C某某油橄榄精华产品没有放橄榄油。”@大虎课代表表示,根据我国对消费者保护,以及化妆品行业备案要求,该产品好像违法了。
之后,美国CSS品牌以及推荐该产品的头部主播骆王宇成为关注焦点,相关品牌和带货红人均被牵扯其中。近两个月以来,包括冰寒护肤、老爸评测、俊平大魔王等知名KOL也纷纷下场,对此事件进行发声。
此次,骆王宇在最新发布的视频中,联合行业专家围绕“是否应以检测出橄榄苦苷与否,来判定产品添加了油橄榄提取物”、“橄榄苦苷含量和浓度与产品功效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回应。结合其调查视频,以及数位专家的解答,我们可以重点得到以下信息:
截自@骆王宇抖音相关视频
1、 CSS油橄榄不是批次问题,所有批次皆检不出橄榄苦苷。
对于CSS油橄榄精华,此前有博主质疑,其将生产批次为2022年1月的CSS油橄榄精华产品进行送检,结果显示检测出了橄榄苦苷,“或是品牌动了手脚,产品批次之间出了问题。”
对此,骆王宇回应,其委托同一家机构,对过去两年来同一款油橄榄产品多批次地进行了检测,覆盖2022年至2024年初的CSS油橄榄精华所有批次产品,结果发现全部都未检出橄榄苦苷,这说明不是批次问题。
在对话环节中,上海日化协会副会长兼标准化技术委员主任、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顾问李琼表示,橄榄苦苷在化妆品行业没有相应地检测标准,不同实验室的检验方法可能会有差异,而即便是同样的方法,最终检测结果还和进样、预处理、检测人员的经验等多重因素、环节息息相关。
2、 把油橄榄完全等同于橄榄苦苷或羟基酪醇并不科学,未检测出橄榄苦苷,不代表产品中没有添加油橄榄提取物。
公开资料显示,油橄榄提取物主要是油橄榄叶提取物,含有百余种酚类物质,目前已被命名的多酚类物质达50种,被验证拥有相关功效的超20种。其中,现阶段业内普遍认知的发挥功效作用的是橄榄苦苷、羟基酪醇等多酚类物质。
骆王宇在视频中称,其检测了市面上36种油橄榄产品,一半未检出橄榄苦苷,其中包括很多大集团的品牌。“那么,这类没检测出橄榄苦苷的油橄榄产品,究竟属于虚假宣传,还是说也可以没检出橄榄苦苷?”他得出的结论——“以未检出橄榄苦苷来验证未添加油橄榄提取物,是个人标准,并且不科学。”
对此,李琼表示,是否检出橄榄苦苷,与是否添加油橄榄提取物,之间没有相关性和科学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上述结论的合理性。
“如果产品中只是加油橄榄提取物,正常检测不出的原因还可能有:一、含量低于检出限;二、可能是降解。”某原料行业从业者告诉《化妆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察》,通常品牌不会额外添加单独的成分(油橄榄苦苷),倘若品牌为跟进市场趋势,迎合消费者或主播的话术,可能额外添加橄榄苦苷,这样能检出来但属于“打擦边球”,因为额外添加不合规。
根据《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年)版》,国内与“油橄榄”相关的原料达19种,橄榄苦苷及讲解产物羟基酪醇并未收录在已使用原料目录中。此外,将橄榄苦苷视为检测是否添加油橄榄提取物的标志性成分并不是强制性的国家标准。
3、橄榄苦苷不是产品功效的决定性因素,重点还是由整体配方和技术决定。判断产品效果应相信权威性的人体功效评价。
在视频中,骆王宇称其筛选了15个品牌中以舒缓褪红为核心功效的油橄榄产品,进行即时褪红效果的人体功效评价,按照30个有效样本量,最终拿到627组检测数据,结果显示功效排名前五的产品中,有三款产品都未检出橄榄苦苷。
他认为,消费者买化妆品更多考量的是“安全有效、物美价廉。”而CSS油橄榄精华的功效此前已得到实测,且该产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受到了诸多消费者的青睐。“为什么突然间,它就变成没有效果的产品呢?”他反问道。
而针对消费者热议的橄榄苦苷与产品功效之间的因果关系,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化妆品委员会专家、弗图医学创始人梅鹤祥表示:植物提取物能否实现功效,是综合功效的表现,并非仅由单独的某一特定成分所决定。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评价植物提取物的功效,不是依靠单一成分的含量和浓度,而是依据细胞测试、体内外试验等测试结果。李琼也指出,高含量的橄榄苦苷对产品功效的贡献值并不大,化妆品成分表中的1%分割线并不适用于植物提取物。
接连被“锤”?
CSS抖音官方店产品已下架
尽管骆王宇通过检测报告,以及联合原料、检测专家答疑给出了回应,但当前不少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并认为骆王宇在“洗白”,“避重就轻”、“前脚说赔钱,后脚洗白拉踩”、“他是真的犟”,不少网友如是评论道。
可以看到的是,在消费端,“钱能不能退”依然是大众关注和讨论的重点。
《化妆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察》注意到,当前在黑猫投诉平台,包含“CSS”关键词的投诉共有274条,“虚假宣传”、“配方造假”、“欺骗消费者”等是投诉的高频词汇;而在中国电子商会旗下315投诉平台“消费保”官方小程序,搜索CSS关键词,相关的投诉记录更已经超过了千条。
除了“油橄榄提取物欠缺国家层面的标准,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等客观因素外,一些行业人士认为,CSS希妍萃品牌自身也存在夸大功效成分、炒作成分概念等问题。
根据@大虎课代表最新发布的视频,CSS品牌此前在小红书发布的推文,以及品牌自播间,都曾有宣称产品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橄榄苦苷。而这,也是品牌备受消费者质疑的点。
截自@大虎课代表发布的相关视频
“如果品牌自身宣传了橄榄苦苷,就应该提供相应的证明。”有行业人士直言,“国标是全世界所有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必须遵循的最低标准,更多的是侧重安全性,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企业标准,如果品牌宣称添加了XX含量的活性物,及相关功效,就理应在国标之上做更多检测证明,并且自己举证。”
不仅是油橄榄产品,CSS品牌其他多款功效产品目前也深陷舆论“旋涡”中。
@老爸评测在3月15日发布的视频中称,其通过公证买了CSS品牌线所有产品进行检测,发现品牌成分造假实锤。他表示,在CSS蓝铜胜肽精华中,其检测出了未在成分表中标明的亮蓝色素;另一款去年被某博主爆光虚标成分的熊果苷精华,官方宣称该产品含有7.7%的熊果苷成分,然而送检结果显示α-熊果苷含量仅千分之一。“从目前结果来看,这个品牌问题很大。”
无独有偶。@大虎课代表昨日发布的视频中,又爆出CSS油橄榄精华成分表中的积雪草提取物类四类成分、泛酸均未检出,同时其还在产品中,检测出了并未在备案里面写明的成分丁二醇,“并且该成分不是微量”。而对此,中检科健(天津)检验检科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海山表示,泛酸有国家规定的标准检测方法,如果检测不出来极有可能涉及违法违规。
截自@大虎课代表发布的相关视频
根据《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规定,化妆品标签应当在销售包装可视面标注化妆品全面成分的原料标准中文名称,并以“成分”作为引导语引出,并按照配方含量的降序列出。化妆品配方中存在含量不超过0.1%(w/w)的成分的,应当以“其他微量成分”作为引导语引出另行进行标注。
如今随着各大博主的发声,CSS希妍萃品牌成为失之众的。而4月19日,CSS希妍萃抖音官方旗舰店关闭商品橱窗,这也引发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进一步猜疑和吐槽。“钱还没退,品牌跑路了?”
对此,《化妆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察》咨询CSS抖音店铺官方客服,得到回应称:店铺页面及仓库系统升级中,店铺预计在下周重新上线。
“内卷下没有赢家”
油橄榄风波的另一面
在功效护肤时代,卷成分、拼技术已成为行业常态,夸大产品功效、脱离剂量谈功效等行业乱象也是屡见不鲜。
而持续发酵的油橄榄事件,在没有官方定论之前,却让CSS品牌和骆王宇遭遇了巨大的信任危机,这折射出了市场的浮躁现象,也给品牌、博主、甚至行业敲响了警钟,科学传播的重要性也再次凸显。
正如@俊平大魔王,面对该事件发出的感叹:“该事件中,博主、品牌、消费者都没有赢。”他表示,当前很多品牌成分浓度添加越来越高,又要考虑营销费用,成本降不下来;而原本可以好好服务粉丝的博主,为验证自身的选品能力,还需要承担质监工作将产品送检,十分心累。最终,消费者也并没有受益。
放之原料端来看,油橄榄作为近两年兴起的热门成分,一度受到市场的追捧。而如今,油橄榄风波对该原料的市场应用、以及对行业端可能带来哪些影响呢?
“这个事件后,油橄榄叶提取物相关的原料要‘废’了。因为没有品牌敢去炒作这个概念,消费者已经被教育了,都不会相信这类产品。”有行业人士表示。
陕西植物提取产业协会秘书长、西安绿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薛西峰则认为,这对化妆品行业使用油橄榄叶提取物影响不大,且对国产原料有一定的利好。他表示,这推动了美妆领域选择油橄榄叶提取物甚至选择提取物原料时,更要求明确的活性成分含量。而国产油橄榄叶恰好具备标注活性成分的传统,因而有利于国产油橄榄叶提取物开拓市场。
同时,他指出“油橄榄叶提取物缺乏充分的试验数据,是其最大的市场制约,而不是消费者的失望。”他举例说道,光甘草定的美白效果被充分的数据论证,并被广泛认可,即使有人概念添加让消费者怀疑,但其优秀的美白功效依然不会影响该原料的占比。
事实上,这也是植物提取物成分当前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梅鹤祥也提到,油橄榄的争议不是孤立事件,是底层逻辑缺失。“油橄榄争议”不是植物类成分的孤立事件,反应的根源性问题是植物标准化的缺失,底层逻辑未建成,相关逻辑变得复杂且脆弱。
某种程度上,此次油橄榄事件,也反映出行业对植物提取物成分市场教育程度低,消费者对该类成分的科学认知不足的问题,而这也有利于让各界意识到,推动植物提取物成分在化妆品中的规范应用和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植物提取物标准的制定任重而道远,但相信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推动各企业、权威机构尝试并积极参与进来,从而助推化妆品产业的发展。”某行业人士说道。